《慈禧》读后感
三点感受
女性是天生的领导者
女性比男性要长寿,寿命这一块儿,女性就占很大优势,慈禧身上这一点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慈禧二十五岁发动政变作为皇太后上台执政,前后治理国家五十余年。别的不说,光熬就把你熬死。早期跟慈禧共同执政的慈安就是可惜寿命短了点,四十岁就走了(虽然跟同期的男的比已经很长寿了)要不然她的丰功伟绩会被更多人知道。
女性有领导的直觉。你说慈禧有多么地天赋异禀,好像也没有,也没饱读诗书,就是一非常普通的女子。那她为什么能够执政五十年,并且这五十年里国家百废具兴欣欣向荣,她的重大决定基本上都是非常正确对国家非常有利的呢?因为她作为女性有领导的直觉,这是大自然母神对女性雌性生物第一性的馈赠(这是男性作为第二性没有的,所以他们老是强调理性逻辑)这个东西比较玄,用父权的语言解释不清楚是非常正常的,但我相信女性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也说不出理由,但你直觉就是告诉你这么做,这时候请相信你的女性身体,相信你的女性直觉。上学,作为小孩最开始的社会化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切断人跟她身体的正常连接,几岁的小孩一坐坐一天,不能随时上厕所,得憋着下课了才能去,中午不管困不困都得睡午觉,这些都是反复在教育你你的身体不重要,忽视你身体的感受。所以真正去感受自己的女性身体,倾听她的诉求,不穿束缚的衣服,饿的时候吃饭,困的时候睡觉,是我们回归女身,重建母权的第一步。
跟慈禧有接触的人都说她非常会用人,满人汉人蒙古人甚至外国人你适合就上。她也会看国家看国际形势,慈禧是死守新疆但放过了越南,甲午海战是光绪懦弱怕日本直接攻到北京,答应一切条件只求保住皇位,但慈禧是当时唯一一个反对的因为她认为日本是在虚张声势,结果历史书上把锅都甩给慈禧。
有一点帮助的是她吃父权儒教的糟粕不是那么多,因为她作为女性没机会识字没读过四书五经(当然后来她自学了)反例是同治的皇后,一个蒙古女孩但家里人受了儒教的洗脑,同治死的时候她爸给她一个空的食盒,意识是让她饿死陪葬,她就真饿死了!
慈禧的这些数都数不完的丰功伟绩是建立在她作为女性领导者跟当时其她的男性领导者相比有更多额外的后天的男人设立的困难下实现的,比如说慈禧一开始是需要垂帘听政的,比如她作为女性是没法直接接见外国来使的,都需要有中间人,所以说慈禧的这些政绩是更加难得的。
女性领导是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不用像和男领导打交道一样担心哪句话哪个行为打击了他脆弱的自尊心。有一个例子是有个外国人说了一些批评清政府的话,中间传递的官员觉得说得挺在理的但就是语气措辞比较难听,根据他伺候之前男皇帝的经验觉得肯定大怒把人杀了,所以在手里压了几天,特意等这个外国人不在北京的时候呈上去了,想着即使慈禧生气要杀人但人不在北京还能缓缓,但慈禧看完完全没有情绪,也觉得说得很对,让人按照建议改。而且慈禧刚上台的时候,她也不太了解情况,所以让各界人士积极进言,这是让人真批评真说话,不像毛泽东,搞什么引蛇出洞。情绪是情绪,事情是事情,女领导分得清。
女人要写女人自己的历史herstory
我是先看了张戎写的鸿,讲的是她姥姥她妈和她中国三代女人的故事的,然后知道她也写了慈禧这本书,但说实话我没什么兴趣。我知道慈禧是清朝最后的掌舵人,也知道她不会像男人写的历史书上那么不堪,但具体她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太大没兴趣了解。后来拿起来看我也没太感兴趣,因为前期讲的是咸丰还在世也就是慈禧没上台之前的时期,看一个男的在那儿折腾整个国家,底下一堆捧臭脚的大臣,我实在看不下去就先放下了,之后再拿起来看终于看到她政变上台,就一发不可收拾地一口气看完了。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一开始我没兴趣,是我没敢去想在一百年前在封建的腐朽的黑暗的旧社会竟然有优秀的有实权的女性国家领导人,这是现在都不敢想的事情,别说中国了,美国到现在了也没有个女总统啊!
男人写的历史书上的慈禧的形象基本上是南辕北辙完全相反的:她是进步的,她是改革派,她带领古老的中国走向了现代化,可以说清朝最后五十年全靠慈禧一个人在撑,身边是一群拖后腿的猪队友。这些谣言大部分是康有为逃到日本之后通过报纸以光绪身边亲近的人的身份去造的谣,后来的男政治家也为了体现自己的进步和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坐实了这种谣言。
女性在最近的一百年里才在父权两千年的历史中第一次大规模有受教育的机会,能够识字,能够阅读历史,然后就会惊恐地发现父权的历史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女人在前面冲锋陷阵,男人在旁边拖后腿捣乱,女人成功之后男人再把女人踹走,把功劳全揽在自己头上,最近的例子就是疫情和白纸运动。所以从我们这一代受过教育的女性开始,长长记性,不做男人的血包,同时开始记录女人自己真正的历史。历史上不缺英勇的女性,但她们的事迹能不能够真实地被记录下来,被后来的千千万万的小女孩所知,成为她们的role model是关键。
如果说我在小时候就读到了慈禧真正是怎样一个优秀的女领导人,这对我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当班干部在工作中当领导有什么影响?我肯定会更愿意施展我的女性领导才能,在讨厌的小男孩说女的当不好领导的时候大喊放你爹的屁你看慈禧!
历史很快改变很大
慈禧三次上台前前后后统治中国五十年,距现在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一百年用人类的寿命去丈量很长(当然现在也有未来会有更多的百岁女老人)但一百年放到历史里真的很短很短,而在这一百年里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制度上我们从封建统治到半封建半殖民最后走向共和(现在又有点往回走的意思了)沟通方式从马车送信到电报到电话到视频。一些看似根深蒂固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汉族女性不用裹脚了,女性可以去上学了。同时一些事情好像又没什么变化,清朝的男官员想要闭关锁国,自己过自己的不跟世界往来,现在的男官员还是这个想法,只是说法变了,本质没变。并且这个变化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一百年之后的变化一定比从慈禧到现在的一百年的变化要更大,这让我对重建母权的时间进度有了一些新的信心。
三个讨论
慈禧有没有想要称帝?慈禧有没有想选女继承人(而不是溥仪)?
她和慈安策划政变的第一步是变成双皇太后,当时是恭亲王帮她们查了历史资料找到了先例,所以成功了。慈禧应该是知道武则天这个人的,并且知道她称帝了,这对她自己称帝的想法有什么改变?
在慈禧三次上台执政期间关于称帝的想法有什么变化?
当时英国是维多利亚女王,慈禧是知道别的国家的皇位是传女的,所以她有想过传给某个格格吗?有在智力能力魄力方面接班慈禧的女继承人吗?
慈禧来月经的时候对她的统治决策有什么影响?绝经之后呢?
我看一些萨满研究的说女性来月经的时候是她能量值最高最容易和spiritual being产生连接的时期,所以在如果在需要做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如果慈禧正好赶上来月经了对她的决策有什么样的影响?慈禧一直执政到她七十多岁,她绝经之后又有什么样影响?
女性在父权统治阶级里面做到最高位(皇帝/总统)能颠覆父权吗?
首先说女性做最高领导人对普通女性是好事,普遍的女性地位肯定有提高的,比如兴建女子学校,废除裹脚。
但是她的利益依然是和父权统治家庭是一致的,她要不就是自己是这个家庭的女儿,要不是嫁到这个家庭的。你去问家庭主妇是愿意给她的老公加薪还是给同为女性的女员工加薪,结果显而易见。
从父权回到母权不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的是每一个女性的觉醒。
最后感谢张戎,写出这本书,重现慈禧是多么优秀的女性领导人,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