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礼貌役
礼貌役是什么?
一种生活在蝻权统治下的女性被迫承担的一种额外情绪劳动。体现在职业上是空姐时刻要微笑,客服人员永远态度要很好。或者女生会被人评价“臭脸”或者”很凶“,但点子往往不会得到这种评价。礼貌役往往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我们通常能感受到在老板-员工或者老师-学生这种关系中的权力差,而女男是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隐秘的一种不平等关系。
礼貌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语言上的弱化
发文字的时候加上语气词来缓和语气,比如“哦嗯呀”之类的,或者是发表情包缓和一下。
接话义务,不让话掉地上。或者是在一群人吵架的时候当和事佬。
附和别人的发言,即使内心很鄙夷,比如“真的吗?”
表情
没有“冷脸”自由。即使内心不满或者很累了,也得微笑。
肢体语言
坐姿站姿都不能占据太多空间。
负面影响
长期以往对情绪是极大的消耗,很容易情绪上burn out。
跟自己真实的感受是脱节的,导致不再相信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是真实的。
讨好型人格。我很讨厌这种命名的方式,因为这样聚焦点就在于这个人是有问题的,怎么去解决这个有问题的人,而不去看她是因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如何脱礼貌役?
少对服务人员说“谢谢”,改用比较中性的“收到”或者”got it”。光说谢谢都不行,我记得有一阵儿流行说“好人一生平安”,拒绝“谢谢”通货膨胀。
少说“对不起”。很多时候拿sorry当逗号用。要让你每句说出来的话都是有分量的,如果天天对不起挂在嘴边,等你真正想表达抱歉的时候,那时候的情感浓度就被稀释了。
就让话掉上,看会怎么样。
走路永远走中间,不主动让路。
不自谦:有时候会说“虽然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但是我会努力的”之类的,哪有这么贬低自己的?
开车万一剐蹭了,不管什么情况下来第一句永远是“你怎么开车的?”
Take your time。因为很多时候是没过脑子,直接条件反射那些礼貌的话就出来了,现在的任务是重塑这个反射路径,所以每次反应之前慢下来想一想,我真正想说的话,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重塑新的core belief “我就是个烂人/没礼貌的人/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这点试用于被家里培养的道德水平特别高,每次没有严格按照规矩执行就难受的人。之前相信的是我是一个遵守规矩的人,但现在改变这个想法,我就是一个没道德的自私自利凡事都只为我自己着想的人,那又怎样呢?
脏话确实是能帮助人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所以训练自己用辱蝻词表现情绪,比如“骟牠爹的”“别爷们唧唧的”。
建立自己的safe space。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安全会自我审查,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但长期以往没有说出来的话就真的成了禁忌。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没有绝对安全)完全属于我们的空间,可以把完整地把自己暴露出来而不必担心的。比如写日记或者是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脱礼貌役这个过程,跟脱美役一样,并不容易,因为你在跟这几十年蝻权的洗脑规训做对抗。练习对自己有耐心,对这个脱礼貌役的过程有耐心,知道中间就是有来回斗争纠结的时刻,这证明你在成长,在积极地对抗。而当你成功脱下这个枷锁之后,人生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