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观后感
大家庭:大家庭是以姥姥妈妈女儿这条线的家庭,只有大家庭才是摩梭人真正的家庭。以性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家庭叫小家庭。在城市里长大的第一代摩梭男就有小家庭的概念了,想要女的离开自己的大家庭和他建立小家庭。六七十年代强制一夫一妻制,在摩梭人眼里就是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被拆散了。在我看来,父权制度对母权制度最根本性的破坏就是这种用婚姻切断女性之间的连接。
母>生母:一个大家庭里面孩子不知道谁是她的生母,因为大家都是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不分是谁生的,都一起养。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个摩梭族的女性长辈都是阿妈
当家的:当家的是当然是女的,她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受人尊重的,不是父权里面秃顶大肚子只用拍脑瓜指点江山的男领导。
所谓的“走婚”是很私密的一件事情,谁也不知道谁和谁走婚,谁也不会问。一个女的可以跟很多人走婚,可以只跟一个人走婚,可以从不走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好像都是异性恋模式,男的到女的家走婚,不知道有没有女同性恋。
没有为情自杀/情杀这种事情,想想这种事情应该对摩梭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事情。跟爱人有矛盾的话,就回自己阿妈那儿,没什么过不去的。不像父系人,从小没有收到母亲真正的爱,妄想从伴侣身上找爱,最后男的折磨女的杀妻,女的折磨自己自杀了。
“以前没有旅游业的时候,大家晚上唱歌跳舞,现在关在家里看电视觉得很无聊。”
没想到的是有一些对金钱和资本主义的揭示,也可能是在美国都要给小费,觉得我感谢你付出的劳动所以用给你钱来表达我的感谢是挺正常的事情,但摩梭人就觉得我自愿给你唱歌是我给你展示摩梭人的文化,但你给钱我唱歌就是侮辱的人格。摩梭人是盖房子大家一起帮着盖,帮完忙也不用给钱也不用管饭,邻居可能做饭就一起吃了,以后你有事儿我出来帮你就行了。但好像除了给钱就真的没什么好给的,也体现出来其实父系在关系上其实是非常贫瘠的(我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但这种关系只能在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的小村庄实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还是没有办法,但全球化也不过是在全球范围内加深了对女性/动物/穷人的剥削而已。
有了母系的大家庭的概念之后觉得心理学里面的“原生家庭”不过是个笑话,一群从小没有母爱,唯一一点母爱还被创造出来的父亲吸食了的人,长大竟然妄想能自己组建一个新的有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