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orative yoga:从身体层面修复蝻权创伤
看了讲restorative yoga的书之后就开始找合适的瑜伽馆,真的被我找到一家合适的。现在已经已经上了超过一个月的课,所以想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
1️⃣ 真的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其实这家瑜伽馆我好几个月之前就去过一次,当时觉得挺好的,但也仅此而已。一个是时间上没对上,天气暖和的地方可以干的事情很多,瑜伽根本排不上号,但现在冬天没什么可以做的事情正好有时间上瑜伽课了。而且我当时的状态也不合适,还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根本没力气干这些。但现在修养地差不多到出厂模式,是时候通过一些外界的帮助变得更好了。
2️⃣ 瑜伽馆的氛围是很trauma-informed的。我之前也去上过瑜伽课,但是感觉都是faux self care,给自己已经很长的to-do list上再加上一个任务,但这次感觉不一样,更趋近于real self care了,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家瑜伽馆整体教学理念是很trauma informed的,比如老师会说她说的所有动作都是invitation,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判断做或者不做,也会给你很多选项,有简单的有难的。还会说身体左右两侧动作做得不一样很正常,不要因此苛责自己。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我会有很多自我批评,觉得为什么我做不到这个动作,或者跟别的同学或者老师比较。我现在觉察到我在进行自我审判,我选择不去苛责那个审判自己的自己,而是意识到她这么做是有她的生存逻辑在的,但是之前有效的事情现在已经no longer relevant了,所以我愿意let her go然后拥抱新的自我。
3️⃣ 上瑜伽课给我提供了适度的社交。因为我意识到我毕竟也是个碳基生物是有社交需求的,但是一旦真的社交又会很烦躁,很想骂人,还不如不说话。所以上瑜伽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跟其她人在同一空间里面存在,但又不需要进行很表面或者很深入的交流的机会。
4️⃣ 做瑜伽的频率。以前我对上瑜伽课的频率的预期就是一周一次,两次都顶天了。虽然也会刷到那种每天早上做瑜伽的自律人设,但觉得离我很远。但为了充分地薅到羊毛,我到后期的时候经常一天去上两次课,所以让我去想人真的需要这么多瑜伽吗?我思考的结果是瑜伽修复的是这二十几年的每一天每时每刻的创伤给身体造成的影响,一天两次也是杯水车薪。再说我们每天生活在父权社会中又会有新的创伤,游泳池一边放水一边灌水,什么时候才能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