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读后感

最初是听海马星球里面推荐了慈禧的那本书,知道了张戎这个作者,然后找到去看了鸿,她的自传。我觉得很吸引我很不一样的是这种伤痕文学绝大部分都是一群男的在哪儿无病呻吟,但这本书从三个中国女性的视角去看这段历史。

姥姥

感觉姨太太的生活好无聊啊,啥也不能干。

四合院看似气派实际非常压抑,一点没有人气。一个小小的军阀的姨太太都是这样,何况皇宫。

感觉男人没有用自己的脑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别人告诉他啥就信, 一堆蛆。

二十几岁就成寡妇在那时候(二十世纪初)应该还挺常见。

穷痛苦,但有钱了也痛苦,不一样的痛苦。

人都盼望过节,因为一般人没有周末,所以过节是唯一能够喘口气的机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都是有活动空间的。

男人的战争输了和赢了都没什么区别,都是烧杀抢掠强奸妇女(也强奸男的但现在没人知道)。

妈妈

什么也没变: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是谈恋爱要向组织汇报。以前是怕别人说你不守妇道,现在是怕别人说你资产阶级,都一样。

我真的想不明白,打仗的时候长征的时候怎么有心情交配,怎么一个一个怀孕一个一个流产的?

一个裹脚的老太太自己一个人跨越大半个中国从东北到四川去看女儿,这难度不比长征困难。

到一定等级才能有特权(有热水,但女性永远很难到达这个级别,这和当官有啥区别啊,就是特权小了而已,不明白所谓的改革改在哪里。

动员群众是毛的一大发明。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被折腾的一生。

张二鸿

“想想资本主义那些饥饿的孩子” 但同时要赶超英美。

被打了打回去是人的本能,呆呆的不反抗是后天驯化出来的。当时可能是freeze了但大脑是在assess the situation然后谋划复仇的。

红卫兵最早是高干子弟但很快她们变成被批判的对象了。

红卫兵要鸿的父亲跪下对毛磕头,他说这是封建礼教共产党不搞这些。

张戎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里第一个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

Previous
Previous

我也太优秀了吧!

Next
Next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