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字生活秩序

最近和科技的关系处于平衡的状态。之前处于我想远离科技,live off-grid,但发现很不现实,但又不想变成科技的奴隶,想要科技为我所用,感觉最近逐渐到达了一个我还比较满意的状态,不再时时刻刻想着这件事情了。

现在的设置:

手机:主要的作用是出门导航,停车,上课check in。在门口lauch pad放着,重要的是有充电的地方,要不然充电的时候拿进来又玩上了;

Macbook:工作学习用,没什么可说的;

旧电脑:之前一直放着没用,但之前把mac搬来搬去的工作和休闲娱乐的界限就很不清晰,所以把旧电脑拿出来看视频,脑暴,和简单文字工作;

iPad:放在厨房当作电视用;

iPhone se:本来买来是当备用机,因为现在的手机也用了好几年,天气热的时候导航特烫,万一哪天在路上crash了我不知道怎么回家,但现在还不用上岗,所以打算当成ipod用,听听音乐和libby里面的有声书,因为开车的时候听CD版的有声书,过一阵儿就得换碟,一个人的话还是挺麻烦的,而且有的谍质量不是很好,会有读不出来的情况。

CD机:放在爱好桌上,想听什么CD放进去一按就能听,有一天在边听音乐边看书设计旅游计划过了好长时间我才意识到很久没用手机了,进入了心流状态。

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几乎每一个位置都有自己的设备,这样不会有需要移动设备的问题,移动设备造成很大friction,我不喜欢。虽然这点可能和物质上的极简好像矛盾,但是其实这点正是我对现在的现在的科技产品的使用上的问题,我能在一个设备上干所有的事情,但同时也干不成任何事情。我这样的分布让每个设备有自己的分工,让我已经拥有的设备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中最让我上瘾的社交媒体是小红书,之前的号的主页让我养得很好,确实起到了社交媒体一开始说的连接这个世界上的人的作用,但逐渐也会刷到让人很焦虑的事情。我之前的策略是用完就卸载,第二天我可能想用小红书搜一个什么东西,就再下载下来,用完再删掉。之前可能没事很无聊的时候那就刷一会儿小红书吧,刷到很焦虑又放不下,但我最近好像很久没有主动想刷小红书了。今天周末说那刷一会儿吧,但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但刷着刷着又放不下了。

另一个策略是比较主动地有目的性地去摄取内容,比如我最近迷上了car life看各种人分享在哪里过夜在哪里上厕所,有一个大概的主题,带着问题去看,而不是纯被动地看主页推送什么。

Previous
Previous

七月阅读:在路上

Next
Next

从Digital到Analog